Oct. 26 2022

內惟在哪裡?

#最新消息
內惟的空間範圍

內圍從早期便是高雄平原的重要聚落之一,以「內圍」為名的傳統聚落,是早期平埔族-馬卡道族人的生活空間。有一說法是「內圍」是泛稱竹林內的民居或聚落,也標示著以竹林做為人群活動標示的生活場域。

內圍最早出現於輿圖上為清雍正年間(1722~1735)的「臺灣圖附澎湖群島圖」中即出現,當時以「內圍社」為主,說明此時該處為平埔族與漢人的生活空間,至乾隆臺灣汛溏望寮圖中,出現以「內圍莊」一詞,顯示漢人拓墾的腳步。

內圍為銜接前峰尾、鹽埕埔、桃仔園及三塊厝等聚落之間交通的要道,日治初期,改內圍為內惟,隨後亦因地形條件的優勢陸續有水泥廠、鋼鐵廠等工業設施的設置。

日治初期,內惟庄地圖即標示有內惟的主要聚落,除傳統的內惟聚落,當時的龍水及凹仔底部份聚落,也都納入內惟庄的範圍內,但因為內惟庄的鐵路東側,尚有埤塘及大片農田,所以並非人群聚集之區域。1920年,地方行政區域改正,「內惟」納入高雄街(1924年升格為市)大字,其中包含了內惟、龍水及凹仔底三小字,大字類似今日地籍的“段” 。

今日,我們對內惟認識主要仍以傳統鐵路線以西及東側的內惟埤一帶為主。在行政區域上以傳統聚落的14個里(正德里、厚生里、民強里、平和里、龍井里、自強里、忠正里、光榮里、建國里、內惟里、民族里、前峰里、鼓峰里、雄峰里)及舊內惟埤所在的龍水里,作為一般認知的內惟區域。

|文字圖片來源: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
|上圖:內惟最早的地圖-臺灣圖附澎湖群島圖(圖片來源:國立故宮博物院)

 
日治時期的內惟庄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內惟現今行政區域圖